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投資理論(Investment Theory)中的 「效率市場假設」。
簡單的說,這是一個對於金融市場的"假設" (也就是還在爭執中,並非已經被證實的定理)。
那麼既然不過只是個假設為什麼要了解他呢? 因為效率市場的行為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存在,特別是在已開發國家的金融市場中。以及競爭激烈的 Wall street。
以下我們先看個例子 [1]
下圖為2002年,J.A. Busse and T.C. Green, 發表的文章: Market Efficiency in Real Tim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指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發現,也就是他們觀察美國 CNBC TV 午間評論中,當日被評論提及的公司平均股價,對於消息發布的時間反應圖
橫軸(Minutes relative to mention)
為消息發布後的時間(0表示消息發布的當下,10表示消息發布的10分鐘後)。
縱軸(cumulative return (%))
為被評論提及的公司平均股價的收益
實線(Midday-Positive)
代表如果CNBC評價為正面時,出現在正面評價報導中的公司平均價格反應,
虛線(Midday-Negative)
代表CNBC評價為負面時,出現在正面評價報導中的公司平均價格反應。
可以看出在 15 分鐘左右消息就已經反應在股票價格上面 (正面評價的平均股價收益大約 5分鐘以內就已經進入穩態,負面消息的平均股價收益在12分鐘之後還持續下降? 也許壞消息傳的比較慢 :-) )
---
由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效率市場假設 傳遞出一個概念
任何可得的 資訊/消息/情報,全部都應(立即)反映在金融商品的市場價格上
那麼甚麼是 "效率" 市場
所謂的效率 意指 市場反映出 "可得資訊" 的程度。然後效率市場假設任為金融商品的市場價格全部都由"可得訊息"反應出來。
依照資訊可得的程度分類,可以分成不同等級的效率市場假設
- 弱-效率市場假設 (Weak-form EMH): 假設所有可得的資訊 僅為過去金融市場交易的歷史資料。(便宜低廉,且所有人都非常容易獲得)
- 半強-效率市場假設 (SemiStrong-form EMH): 假設所有可得的資訊包括過去交易歷史資料以及各公司的財務資料、政府機構的各種向大眾公開的資料皆涵蓋其中。
- 強-效率市場假設 (Strong-form EMH): 是最強烈的假設,此假設涵蓋所有可能的資訊都反映在市場價格上(包含內線交易的資訊也涵蓋在其中)
那麼這有甚麼用呢??
首先,如果效率市場是正確的,也就是說效率市場確實存在
所有可得的資訊都會反應到金融商品的市場價格。那麼下列推論成立
- 1. 金融商品價格呈現隨機漫步 (Random walk),因為所有資訊已經反應在價格上面,過去的資訊已經也反映出來,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預測" 未來的金融商品走勢
- 2. 技術分析 (Technical Analysis) 失效 (因為金融商品價格服從隨機漫步,無法用任何圖形識別或者各樣技術分析來預測,也就是說看圖說故事的大師們都是錯的)
- 3. 基本面分析 (Fundamental Analysis) 失效 (因為所有公開資訊已經反應在價格上,提升收益)
- 4. 行為金融學 (Behavioral Finance) 失效 (因為效率市場中的投資人為理性)
- 5. 被動投資策略 (Passive investment)為最佳投資組合(市場指數為最佳投資組合)
- 6. 主動投資策略 (Active investment) 失效: (選擇特定股票方式/共同基金 永遠會敗給市場指數)
可以看得出來上面效率市場假設完全反對
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主動投資/
那麼這是否是真的呢? 效率市場是否存在呢?
如果是? 那麼 股神 Warren Edward Buffett 靠著基本面分析成為億萬富翁,難道不是一個證據說明市場並非效率市場嗎?事實上,市場具備某種程度的效率,但並非超級效率 (強效率市場假設失效)
目前學界多認為市場呈現的是 弱 or 半強式 效率市場假設
這類相關的問題其實非常有趣。也許有空我們在多聊聊。
Reference
[1]: Bodie, Kane, and Marcus, Essentials of Investments, 9th, Chapter 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