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隨筆] A+焦慮的世代

接住A+世代學生

當了老師之後發現要"接住"學生確實不容易,撇開老師自身可能也有需要被接住的問題不談。我這幾年常常感受到這世代的學生們有著很大的徬徨,不太清楚未來的方向,但是卻有著非得要拿到A/A+不可的糾結,於是課優先選甜涼課,實習競賽投好投滿。好像看著同學做了些什麼,自己也要趕快跟上,深怕落後。想到很多年前讀過的太傻十日談,裡面提到許多跟現在當前學生們的焦慮幾乎如出一徹。

對我而言,拿A+大概意思是對於該科目"學得還行",對於內容掌握了一定的基礎,但並非完全精通該課程。學海無崖,正如聖經哥林多前書8:2 説到:
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哥林多前書8:2
這也是我常常提醒我自己的一句話。身為老師總是希望學生們別讓分數成為唯一的目標,能更深入地去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這樣的觀點也許不符合學生的"期待",但這確實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職業與學術之間:適合比起優異更加重要

為什麼要拿A+? 或許是為了有漂亮成績單找工作/留學/申請研究所。但是這些知名公司/頂尖名校想要什麼樣的人選?難道是實習超多,獎項拿滿,GPA滿分的人才有機會嗎?我認為對於公司/名校而言真正重視的是想要找到"適合"的人,找到符合該職位或者學術需求的人。那麼適合那個職位的人到底需要些什麼技能我想才是需要被關注的地方。對於公司來說,他們往往重視應聘者能否在特定情況下解決實際問題,或者能法快速融入環境,快速學習。對於留學/申請研究所而言,展示自己具備研究能力,擁有學術熱誠的人,會遠比一張GPA滿分的成績單更具說服力。那麼這些能力該如何具體展示才是重點。



個人選擇 vs 個人夢想的不一致性:

很多人會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目標/領域,但是多數同學並不清楚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有時候礙於家人環境同儕甚或經濟上的壓力,迫不得已折衷選了一條相對妥協的路。如果有機會,我常會建議:
選幾個至少不討厭的目標/領域試試看如何?

這是我常常跟不清楚未來的同學說的一句話,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至少選些"不討厭"的目標或者領域試試看。這可以讓你知道是否願意繼續深入還是提早退出。那麼該怎麼試?如果大學期間,除了本系之外的課程,涉獵自己有興趣的跨領域課程是一種方法,參加有興趣的行業實習,參加社團/比賽也是一種方法,跟老師做做專題也是一種方法。八萬四千法門,選擇一種試試,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想有心人永遠會找到一絲線索。但是永遠記得不是看別人做什麼就跟著做,而是先想清楚自己想要試試看什麼再做也不遲。


以終為始:動態規劃的最優解

如果把你想要的結果給你,你會不會愉快地接受?面對的每個決策,都有代價。確定目標之後,很多人可能會急著從現在開始一步步向目標前進,但是從現在的你看過去,可能的路線何其多,你怎麼知道哪條最正確呢?如果能練習從結果回推,往回看看前一小步所需的條件是什麼或許會更加有效。比如說你設立的一個長期目標:想出國留學,那麼前一步也許是決定領域?未來五年這個領域如何?哪所學校的研究方向更加適合?需要哪些語文能力/研究經驗/特定技能?每一步都從結果回推需求,這樣的動態規劃方式會讓你的前進方向更加具體更符合實際。


原則:尋找你自己

社群媒體的上的多數文章光鮮亮麗,滿手offer的貼文不免讓人稱羨,更甚者不免讓人失去自我,陷入攀比,但是年輕人,"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的"--箴言4:32。別人的成功之路總是難以複製,那麼問問我們自己能不能勇敢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最後用詩人 Robert Frost 的 The Road Not Taken 作為結尾: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選擇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因為可能他帶給你最美的風景。並且譜寫成只屬於你的故事

後記:我大概有點資格談談這件事, 我本身研究橫跨隨機控制,優化理論與財務工程,走在這條路上的同行者寥寥。但是一路走來,我慶幸自己能有機會欣賞這條少有人走的道路以及沿途的特有風景。



相關連結:跨域學習:一場領域展開的旅程 。這是2024年我在清大科管院迎新的短講投影片,裡面有一些相關動態規劃的例子可以供讀者參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分析] 什麼是若且唯若 "if and only if"

數學上的 if and only if  ( 此文不討論邏輯學中的 if and only if,只討論數學上的 if and only if。) 中文翻譯叫做  若且唯若 (or 當且僅當) , 記得當初剛接觸這個詞彙的時候,我是完全不明白到底是甚麼意思,查了翻譯也是愛莫能助,畢竟有翻跟沒翻一樣,都是有看沒有懂。 在數學上如果看到 if and only if  這類的句子,其實是表示一種 雙條件句 ,通常可以直接將其視為" 定義(Definition)" 待之,今天要分享的是這樣的一個句子如何用比較直觀的方法去看他 假設我們現在有 兩個邏輯陳述句 A 與  B. 注意到,在此我們不必考慮這兩個陳述句到底是什麼,想表達什麼,或者到底是否為真(true),這些都不重要。只要知道是兩個陳述即可。 現在,考慮新的陳述:  "A if and only if B" 好了,現在主角登場,我們可以怎麼看待這個句子呢? 事實上我們可以很直覺的把這句子拆成兩部分看待,也就是 "( A if B ) and ( A only if B )" 那麼先針對第一個部分  A if B  來看, 其實這句就是說  if B then A, 更直白一點就是 "if B is true, then A is also true".  在數學上等價可以寫為 "B implies A" .  或者更常用一個箭頭符號來表示 "B $\Rightarrow$  A"  現在針對第二個部分  A only if B 此句意指  "If B is not true, then A is also not true". 所以如果已知 A is true,  那麼按照上句不難推得 B is also true 也就是說  A only if B  等價為 "If A is true then B is also true". 同樣,也可以寫作   "A implies B"   或者用箭頭表示  "A   $\Rightarrow$     B".

[數學分析] 淺談各種基本範數 (Norm)

這次要介紹的是數學上一個重要的概念: Norm: 一般翻譯成 範數 (在英語中 norm 有規範的意思,比如我們說normalization就是把某種東西/物品/事件 做 正規化,也就是加上規範使其正常化),不過個人認為其實翻譯成 範數 也是看不懂的...這邊建議把 Norm 想成長度就好 (事實上norm是長度的抽象推廣), 也許讀者會認為好端端的長度不用,為何又要發明一個 norm 來自討苦吃?? 既抽象又艱澀。 事實上想法是這樣的: 比如說現在想要比較兩個數字 $3$ , $5$ 之間的大小,則我們可以馬上知道 $ 3 < 5 $;同樣的,如果再考慮小數與無理數如 $1.8753$ 與 $\pi$,我們仍然可以比較大小 $1.8753 < \pi = 3.1415...$ 故可以發現我們有辦法對 "純量" 做明確的比大小,WHY? 因為前述例子中 $3$, $5$, $1.8753$ or $\pi$ 其各自的大小有辦法被 "measure "! 但是如果是現在考慮的是一組數字 我們如何去measure 其大小呢?? 比如說 \[x:=[1, -2, 0.1, 0 ]^T \]上式的大小該是多少? 是 $1$? $-2$? $0.1$??? 再者如果更過分一點,我們考慮一個矩陣 \[A = \left[ {\begin{array}{*{20}{c}} 1&2\\ 3&4 \end{array}} \right] \],想要知道這個矩陣的大小又該怎麼辦?? 是 $1$ ? $2$ 還是 $4$ ?..其實現階段我們說不清楚。 也正是如此,可以發現我們確實需要新的 "長度" 的定義來幫助我們如何去 measure 矩陣/向量/甚至是函數的大小。 故此,我們首先定義甚麼是Norm,(也就是把 "長度" or "大小" 的本質抽離出來) ================== Definition: Norm 考慮 $V$ 為一個向量空間(Vector space),則我們說  Norm 為一個函數 $||\cdot|| : V \rightarrow \mathbb{R}$ 且滿足下列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