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09的文章

[數學分析] Power Series and Analytic Functions

================================ Definition: Power Series & Analytic Series  一個  具有下列形式的 Series 稱為 Power Series:對任意 $x \in \mathbb{R}$, \[ f(x) = \sum_{n=0}^\infty c_n x^n \]或者更廣義的來說: \[ f(x) = \sum_{n=0}^\infty c_n (x-a)^n \]若函數 $f$ 具有 power series 我們稱為 解析函數 Analytic function 。 ================================ Comments: 1. 解析函數為 "無窮" series 此暗示了一旦 解析函數被定義即表此 series 收斂 。 2. 一般而言對於 power series 我們有兩種方法判斷 series 是否收斂 (a) 採用  Ratio Test : 但此法僅能判斷 series 是否 pointwise convergence。此法如下: 考慮 $f(x) = \sum_{n=0}^\infty c_n (x-a)^n$ ;則 Ratio Test 要判斷 第 $n$ 項 與 第 $n+1$項 之比值是否小於1。如果小於1我們說此 series converges pointwise。亦即 Ratio Test 檢驗下式是否成立: \[\mathop {\lim }\limits_{n \to \infty } \left| {\frac{{{c_{n + 1}}{{(x - a)}^{n + 1}}}}{{{c_n}{{(x - a)}^n}}}} \right| < 1? \]關於 Ratio Test 可參考下例: Example:  試利用 Ratio Test 判斷 $\sum\limits_{n = 1}^\infty  {\frac{n}{{{2^n}}}} $ 是否收斂? Solution 令 $c_n =  {\frac{n}{{{2^n}}}}$ 則我們僅需檢驗 \[\mathop {\lim }\limits_{n \to \infty }

[數學分析] 淺談有限維度空間的 Linear Transformation

這邊介紹 $\mathbb{R}^n$ 空間的 線性轉換 (Linear Transformation) ; 但我們首先從無窮維任意向量空間開始定義: ====================== 令 $X,Y$ 為任意 向量空間 (Vector Space): Definition: Linear Transformation 我們稱 映射 $A : X \to Y$ 為 線性轉換 ( Linear Transformation)  若下列條件成立:對任意 ${\bf{x}},{\bf{y}} \in X$ 與 純量 $c \in \mathbb{R}$, \[\begin{array}{l} A\left( {{\bf{x}} + {\bf{y}}} \right) = A{\bf{x}} + A{\bf{y}}\\ A\left( {c{\bf{x}}} \right) = cA{\bf{x}} \end{array}\]====================== Comment: 1. 注意到上述符號: $A ({\bf x}) $ 表示 $A$ 作用 在 ${\bf x}$ 上!!   並非乘法 !  一般而言,若 $A$ 為 linear ,$A({\bf x}) $ 會記為 $A \bf x$ (讀者須避免與乘法造成誤會!) 2. 考慮 Linear transformation $A: X \to Y$ ,若 $\left\{ {{{\bf{x}}_1},{{\bf{x}}_2},...,{{\bf{x}}_n}} \right\}$ 為 $X$ 空間的 基底 (basis),則任意向量 ${\bf x} \in X$ 有唯一表示: \[{\bf{x}} = \sum\limits_{i = 1}^n {{c_i}{{\bf{x}}_i}} \]且由 Linearity of $A$ 可知 \[A{\bf{x}} = A\left( {\sum\limits_{i = 1}^n {{c_i}{{\bf{x}}_i}} } \right) = \sum\limits_{i = 1}^n {{c_i}A{{\bf{x}}_i}} \] ====================== Definition: Li

[機率論] 淺論 弱大數法則

以下我們討論一些關於 弱大數法則(Weak Law of Large Numbers, WLLN) 的結果,首先介紹 一組隨機變數 數列 的 機率收斂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 Definition: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令 $Y_n$ 為一組隨機變數 sequence,我們說 $Y_n$ converges to $Y$ in probability 若下列條件成立:對任意 $\varepsilon >0$ \[ P(|Y_n - Y| > \varepsilon) \rightarrow 0 \;\; \text{ as  $n \rightarrow \infty$} \]============================= Comments: 1. 上述定義等價為 \[ P(|Y_n - Y| \leq \varepsilon) \rightarrow 1 \;\; \text{ as  $n \rightarrow \infty$} \] 2. 上述定義中 $Y_n \to^P Y$ 的 $Y$ 可為隨機變數或者為常數。 3. 機率收斂在 機率論與隨機過程,以及 統計理論中 扮演重要角色,比如機率收斂在統計中等價稱為 consistent estimator,在此不做贅述。 ============================== Definition: Uncorrelated Random Variables 接著再回憶我們說一組隨機變數 $X_i, \; i \in \mathbb{N}$ 且 $E [X_i^2] <\infty$ 為 uncorrelated 若下列條件成立:當 $i \neq j$ \[ E[X_i X_j] = E[X_i] E[X_j] \]============================ 現在我們看個 uncorrelated 隨機變數的結果 ============================= Theorem: 令 $X_1, X_2,...X_n$ 為 uncorrelated 且 $

[電子學] 淺談二極體 Diode - I/V characteristics

半導體二極體 (Diode) 基本上即為一個 PN junction 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 箭頭方向表示 diode 的電流方向,亦即 diode 為兩端子 單向導通的 (非線性)元件。 理想二極體 (Ideal Diode)特性: 下圖為 Ideal diode 的電流電壓特性圖 ($i,v$ characteristics) 施加 "負"電壓 (逆向偏壓 reverse biase) 在 diode 兩端上,diode不導通 $\Rightarrow$ 電流為 $0$ $\Rightarrow$ 此時 diode 呈現開路(open circuit)狀態。 施加 "正" 電壓 (順向偏壓 forward bias)在 diobe 兩端上,則 diode 導通$\Rightarrow$ 此時 diode 呈現短路(short circuit)狀態。 真實二極體 ( Real diode) 的電流/電壓 (I/V characteristics)特性如下圖 當diode兩端施加電壓  $v>0$ (上圖右方 forward bias 部分),我們可以近似其 電流電壓關係為 \[ i = I_S \left[ e^{v/V_T}-1\right] \]其中 $I_S$ 為 反向飽和電流 (reversed saturation current),$V_T$ 為 熱電壓 (thermal voltage)滿足下式 \[ V_T := \frac{kT}{q} \]其中 $k$ 為 Boltzmann's constant = $1.38 \times 10 ^{-23}$ Joules/Kelvin,$T$為絕對溫度 (Kelvin, K),$q$ 為 單位電荷帶電量=$1.60 \times 10^{-19}$ Coulomb。 一般而言在室溫下 $(300 )$ K 時,thermal voltage 為 $V_T = 25$ mV (=$0.025$ V)。 現在我們觀察上圖,我們可以得到下列結論: 當輸入 diode 的電壓低於 $0.5 {\rm v}$時,其 diode 電流 $i$ 幾乎可以忽略,此 $0.5 \rm v$ 稱為

[半導體] N-P type semiconductor

半導體 (Semiconductor):  導電度(electric conductivity) 介於 導體(conductor or metal) 與 絕緣體 (insulator) 之間之物質 ,低溫時,導電度不佳,但若提高溫度時(提高溫度視為給予外界能量),則導電度良好e.g.,    元素週期表 IV族元素 Si, Ge 。 一般可用有無 添加(doping) 雜質分為   本質半導體 (Intrinsic Semiconductor)  雜質 or  外質半導體 (Extrinsic Semiconductor) 。 Comments: 1. 本質半導體(intrinsic semiconductor) 一般可視為 純矽(pure silicon) (亦即無任何雜質的矽) 的同義字;另一方面外質半導體一般又稱作 (Doped silicon) 另外對於  外質半導體 我們可在由添加的成分不同分成 N-type semiconductor: 添加 V族元素 e.g., 磷P, 砷As  P-type semiconductor: 添加 III族元素 e.g., 硼B, 鎵 Ga  2. 本質半導體 電子與電洞濃度相同 $n = p: = {n_i}(T) \approx 1.5 \times {10^{10}}\;(\# /c{m^3})$。關於電子與電洞濃度會在稍後在做進一步介紹。 3. 導電度 (Conductivity, $\sigma$) 定義為 每單位電場強度 $E$ 造成的飄移電流密度(drift current density, $J$)。一般材料用 電阻率 (Resistivity, $\rho$) 來表示 材料阻擋電流的程度,定義為 \[ \rho := 1/\sigma \] 3. 導體的例子: 銅 (Cu) e.g., 銅導線 不過在介紹 N-type 與 P-type 半導體之前,我們需要一些對半導體的專有名詞的介紹: Si 的原子結構與特性 Si 原子結構: Si 原子數: 14,其 原子結構的最外層 有4 個價電子(Valence electron) 上圖顯示了矽晶圓的原子結構 (以二維表示),每一個 矽原子與他人以共價鍵 (Covalent bonds

[轉載] 信耶穌才能得救?這樣霸道?

這是轉貼唐崇榮 牧師於2008年神學講座 是一個提問的轉錄"信耶穌才能得救? 這樣霸道?" . 答案非常有趣 跟各位分享一下 .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lX6pTHt7sB0]  . =======以下轉錄自 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歸正運動 是歷史上一個最純潔的運動, 因為它從起初就呼籲歸回聖經。 . 歸正不是一個宗派, 它是一種精神,一個神聖的邀請, 邀請全教會全信徒回到全本聖經。 . ========================================= 延伸閱讀:  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很棒的一個網站,內容以歸正神學為基礎,相信全本聖經是由神所默示,且沒有謬誤之處 推薦對基督教徒與非基督教徒參考 . ========================================== . 關於 唐崇榮 博士 簡介  (Ref: Wiki) .

[動態規劃] 淺談 離散時間動態規劃 (1) - Bellman equation in Infinite Horizon

這次要介紹 無窮時間的 Bellman Equation,亦即我們的 Cost function 為 branch cost 加到無窮大的情況: \[ J(u) := \displaystyle \sum_{k=0}^{\infty} J(x(k), u(k)) + \Phi(x(N)) \] 那麼現在問題變成 儘管我們手上有 有限時間的 Bellman Equation (請參考前篇文章),但對於此類無窮時間的問題該如何處理?? 亦即如果今天我們 cost function 的 $N \rightarrow \infty$ 該怎麼處理? 我們稱這一類問題叫做 Steady State Dynamic Programming 或稱 Dynamic Programming in Infinite Horizon。 無窮時間的動態規劃問題 (Dynamic Programming Problem in Infinite Horizon): 考慮 Performance index (cost function) \[ J(u) := \displaystyle \sum_{k=0}^{\infty} J(x(k), u(k)) + \Phi(x(N)) \]狀態方程( state equation) \[ x(k+1) = f(x(k), u(k)), \ x(0) \ \text{is given} \\ \]其中 $x(k)$ 為系統在第 $k$ 時刻的 狀態,$f:\mathbb{R}^n \times \mathbb{R}^m \rightarrow \mathbb{R}^n$, 與控制力拘束條件 \[ u(k) \in \Omega \]其中$\Omega$ 為拘束條件 此時對應的 Bellman Equation (or Dynamic Programming Equation) 寫為如下的 functional form \[ I(x) = \min_{u \in \Omega} \{ J(x,u) + I(f(x,u)) \} \]亦即與 $N$ 無關 上式稱為 Steady State Bellman Equation 或者 Bellman Equation in Infinite Horizon。

[機率論] 期望值 與 Lebesgue 積分

這次要介紹機率論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期望值 (Expectation),本質上期望值被視為一個 Lebesgue 積分。更進一步地說就是在較抽象的高等機率論中, 期望值被定義為對某機率測度 (Probability measure, $P$ ) 的 Lebesgue 積分 。亦即 考慮機率空間為 $(\Omega, \mathcal{F}, P)$,則 $E[X]$ 具有如下形式: \[ E[X] := \int_{\Omega} X d P  = \int_\Omega X(\omega) P(d\omega) \] 我們由 Simple Function 出發 逐步建構 Lebesgue integral: Step 1: Simple function 的期望值: 首先,我們定義 $X$ 為一個 simple function。亦即此函數可由 可測集合 (measurable sets $A_i$ ) 的 Indicator function 所組成。我們將其寫作是 Finite sum 如下: \[ X = \displaystyle \sum_{i=1}^{n} c_i 1_{A_i} \]其中 $c_i \in \mathbb{R}$, $A_i \in \mathcal{F}$ 且 \[{1_A}\left( x \right): = \left\{ \begin{array}{l} 1,\begin{array}{*{20}{c}} {} \end{array}if\begin{array}{*{20}{c}} {} \end{array}x \in A\\ 0,\begin{array}{*{20}{c}} {} \end{array}if\begin{array}{*{20}{c}} {} \end{array}x \notin A \end{array} \right.\]則我們定義 對此 Simple function $X$ 的期望值 (或稱對此 Simple function 的 Integral)為 \[ E[X] := \int X dP := \sum_{i=1}^n c_i P( \{A_i\} ) \]接著,我們定義對 非負隨機變數 的期望值: Step 2:  非負隨

[動態規劃] 淺談 離散時間動態規劃 (0) - Principle of Optimality & Bellman equation in Finite Horzion

這次要跟大家介紹離散時間的動態規劃 (Dynamic Programming, D.P.) 問題: 此為最佳化理論中的一種方法,由 Professor Bellman 的 Principle of Optimality 所奠基。 基本想法如下: 從最佳解往回推 (backward),逐步求解最佳值。再從初始位置沿著以求得的最佳路徑前進到最佳解。 我們現在把動態規劃問題寫下: (有限時間) 動態規劃問題 (Dynamic Programming Problem in Finite Horizon): 考慮 Performance index (cost function) \[ J(u) := \displaystyle \sum_{k=0}^{N-1} J(x(k), u(k)) + \Phi(x(N)) \]與離散時間的狀態方程( state equation) \[ x(k+1) = f(x(k), u(k)), \ x(0) \ \text{is given} \\ \]其中 $x(k) \in \mathbb{R}^n$ 為系統在第 $k$ 時刻的 狀態,$u(k) \in \mathbb{R}^m$ 為控制力,函數 $f:\mathbb{R}^n \times \mathbb{R}^m \rightarrow \mathbb{R}^n$, 另外我們仍需考慮控制力拘束條件 \[ u(k) \in \Omega_k(x(k)) \]其中 $\Omega_k$ 為第 $k$ 時刻的拘束條件 Comment: 1. 關於狀態方程:上式中的 $f(x(k),u(k))$ 稱作 autonomous state equation 但事實上DP問題亦可直接考慮 Non-autonomous state equation,(亦即函數中考慮時間 $k$) \[ f((x(k), u(k), k)) \] Example: Autonomous and Non-autonomous system Autonomous state equation:  $x(k+1) = x(k) + u(k)$ Non-autonomous state equation: $x(k+1) = k \cdot x(k)$ 2. 關於

[最佳化] 淺談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1) - Optimal step size

延續上篇文章 [最佳化] 淺談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0) -Why Steepest !? ,這次我們要介紹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with Optimal Step size 修訂後的Steepest Descent Algorithm 需要甚麼呢? 初始條件 $u^0$ 最大 跌代步長上限(Maximum fixed step size): $H$ Steepest Descent with Optimal Step size的跌代架構(iterative scheme) \[u^{k+1} = u^k - h_k \frac{ \nabla J(u^k)}{|| \nabla J(u^k)||} \ \ \ \ (*)\] 演算法停止判別機制(stopping criterion) : EX: \[ ||\nabla J(u^k)|| < \varepsilon\] 那麼問題變成 $h_k$ 該怎麼求? 首先我們考慮第 $k$次 跌代,手上有 $u^k$,則我們可以定義 \[ \tilde J(h) := J(u^k - h \frac{ \nabla J(u^k)}{|| \nabla J(u^k)||}) \]接著我們做 Line search 找出一個最佳的 $h \in [0,H] $ ( 亦即 $\min \tilde J(h)$) 把此 $h$ 稱做 $h_k $,也就是說 \[ \tilde J(h_k) = \displaystyle \min_{h \in [0, H]} \tilde J(h) \]做Line search之後得到的 $h_k$ 再把他放回 $(*)$ 即可!! \[ u^{k+1} = u^k - h_k \frac{ \nabla J(u^k)}{|| \nabla J(u^k)||} \ \ \ \ (*) \]上式即稱為 Steepest Descent with Optimal Step size (此Optimal step 由Line search 對 $ \min J(u^k - h \frac{ \nabla J(u^k)}{|| \nabla J(u^k)||})$ 求得) 對於Stee

[最佳化] 淺談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0) -Why Steepest !?

這次要介紹的是最陡坡度法(Steepest Descent Method),又稱 Gradient descent method: 想法: 透過負梯度 (negative gradient) 作為最陡坡度,逐步找到 (局部) 最小值 (最佳解 $u^*$) 這個演算法需要甚麼呢? 初始條件 $u^0$ 固定的 跌代步長(fixed step size): $h$ Steepest Descent 的跌代架構(iterative scheme) \[u^{k+1} = u^k - h \frac{ \nabla J(u^k)}{|| \nabla J(u^k)||}\] 演算法停止判別機制(stopping criterion) : EX: 給定誤差 $\varepsilon>0$,檢驗 \[ ||\nabla J(u^k)|| < \varepsilon\] 那麼現在我們來解決一個問題: 為什麼此法被稱作 "最陡" 坡度?  也就是說 為什麼Iterative scheme 中的方向 $ \nabla J(u^k)$ 被稱做是最陡(Steepest)方向?? 考慮目標函數 $J: \mathbb{R}^n \rightarrow \mathbb{R}$,其在某點 $u^0 \in \mathbb{R}$ 與方向$v$ 的方向導數(Directional derivative at point $u^0$ in direction $v$)定義如下: \[ {\left. {\frac{{\partial J\left( u \right)}}{{\partial v}}} \right|_{u = {u^0}}}: = {\left[ {\nabla J({u^0})} \right]^T} \cdot \frac{v}{{\left\| v \right\|}} \]由Cauchy-Schwarz inequality $\left| {{x^T}y} \right| \le \left\| x \right\|\left\| y \right\|$,可推得上式如下: \[ \left| {{{\left[ {\nabla J({u^0})} \right]}^T} \cdot \

[Seminar] 專利與發明的分享

今天碰巧在seminar聽了一場關於專利與發明的演講 演講者是環隆電氣的專利工程主管: 會中提到了專利與發明其實無所不在 但令我注意的是一個與物理有關的小故事 以下是我用片段的回憶結合 網路的完整版故事 修改而得: 某一年在美國的某所大學,有位教授在物理學的期末考上提出了一個問題 「試問如何利用氣壓計決定一棟大樓的高度?」 =>How to measure the attitude of a High-rise by a barometer? (這答案其實顯而易見:各位若回憶國高中時期的理化課,應能知道當高度越高,壓力越低,故可由氣壓計來測得大樓之高度) 有一個學生的回答是: 「帶著氣壓計到大樓頂,氣壓計上綁著一條長繩,然後緩緩垂下,等氣壓計觸及地面時,這時繩子的長度即是大樓的高度。」 教授給了這位學生0分,但這位學生卻認為自己的答案完全正確,應該要得滿分才對。兩人爭論不休, 最後這位教授請了該校校長來做仲裁者。這位被委任仲裁的校長是當初鼎鼎大名的核物理學之父歐尼斯特‧拉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908年諾貝獎得主)。 他先了解該名學生的情況以後與該教授討論。兩人決定給那名學生一個重考的機會。學生也同意了拉瑟福校長的看法。於是便舉行第二次的考試。 有趣的是補考的條件,拉瑟福校長要求學生再次作答的答案一定要包含物理知識,並且只給他六分鐘作答。 過了五分鐘,答案卷上還是一片空白,拉瑟福校長問這位學生是否要放棄? 那位學生卻說:「我腦子裡的答案有很多個,只是在想哪一個答案最好。」 想了又想,這位學生終於在最後一分鐘交了卷。 他這次的答案是: 「帶著氣壓計到大樓頂,接著讓氣壓計自由落下,同時用碼錶測量氣壓計掉到地面所花的時間,大樓高度等於二分之一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S=1/2*g*t^2)。」 答案完全正確,而且也用到物理知識,教授無奈的只好給他99分。  仲裁圓滿結束後,大師好奇地問這位學生還有什麼答案。結果,那位學生又一口氣說出了五個答案: 1. 晴天時,先測量氣壓計長度,還有它陰影的長度、大樓陰影的長度,然後利用比例就可算出大樓的高度。 2. 帶著氣壓計爬上樓梯,沿著牆壁以氣壓計的高度為單位做記號,一直標記到頂樓,看有幾個標記,再乘以氣

[轉錄] 學問之趣味-梁啟超

學問之趣味 by 梁啟超 我是個主張趣味主義的人,倘若用化學化分「梁啟超」這件東西,把裡頭所含一種原素名為「趣味」的抽出來,只怕所剩下的僅有個零了。我以為凡人必須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著臉挨過幾十年,那麼,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凡屬趣味,我一概都承認他是好的。但怎麼才算趣味?不能不下一個註腳。我說:「凡一件事做下去不會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結果的,這件事便可以為趣味的主體。」賭錢有趣味嗎?輸了,怎麼樣?吃酒,有趣味嗎?病了,怎麼樣?做官,有趣味嗎?沒有官做的時候,怎麼樣……諸如此類,雖然在短時間內像有趣味,結果會鬧到俗語說的「沒趣一齊來」,所以我們不能承認他是趣味。 凡趣味的性質,總是以趣味始,以趣味終。所以能為趣味之主體者,莫如下面的幾項: 一、勞作, 二、遊戲, 三、藝術, 四、學問。 諸君聽我這段話,切勿誤會:以為我用道德觀念來選擇趣味。我不問德不德,只問趣不趣。我並不是因為賭錢不道德才排斥賭錢,因為賭錢的本質會鬧到沒趣,鬧到沒趣便破壞了我的趣味主義,所以排斥賭錢。我並不是因為學問是道德才提倡學問,因為學問的本質,能夠以趣味始,以趣味終,最合於我的趣味主義條件,所以提倡學問。 諸君要嘗學問的趣味嗎?據我所經歷過的,有下列幾條路應走: 第一,無所為。 趣味主義最重要的條件是「無所為而為」。凡有所為而為的事,都是以另一件事為目的而以這一件事為手段。為達目的起見,勉強用手段;目的達到時,手段便拋卻。 例如學生為畢業證書而做學問,著作家為版權而做學問 ,這種做法,便是以學問為手段,便是有所為。有所為雖然有時也可以引起趣味的一種方法,但到趣味真發生時,必定要和「所為者」脫離關係。你問我「為什麼做學問?」我便答道:「不為什麼。」再問,我便答道:「為學問而學問。」或者答道:「為我的趣味。」諸君切勿以為我這些話是故弄玄虛,人類合理的生活本來如此。小孩子為什麼遊戲?為遊戲而遊戲。 人為什麼生活?為生活而生活。為遊戲而遊戲,遊戲便有趣;為體操分數而遊戲,遊戲便無趣。 第二,不息。 「鴉片煙怎樣會上癮?」「天天吃。」「上癮」這兩個字,和「天天」這兩個字是離不開的。凡人類的本能,只要哪部分擱久了不用,它便會麻木,會生銹。十年不跑路,兩條腿一定會廢了。每天跑一點鐘,跑上幾個月,一天不跑時,腿便發癢。人類為理性的動物,「學問欲」原是

[微積分] Taylor Expansion and Taylor Series

泰勒展開 (Taylor Expansion) 的目的:試圖將 (足夠平滑) 函數 透過 多項式 近似   NOTE: 在此我們說足夠平滑,意思是指 導數存在。 Comment: 讀者可能學過所謂的 Fourier Series ,其基本概念是試圖將函數透過 "三角函數" 近似。 Taylor Expansion (or Taylor Polynomial) 考慮某函數一階導數存在,則我們可以透過 一階多項式來近似 $f(x)$ 如下: $$f(x) \approx a + bx$$ 則我們現在可觀察到在 $x =0$ 處, $f(0) = a$ 且其一階導數 $f'(0) = b$ 故事實上可寫 \[ f(x) \approx f(0) + f'(0) x \]上式稱為 $f(x)$ 的 $1$ 階 Taylor Expansion 再者若此函數二階導數存在,且打算將其表為二階多項式如下: $$f(x) \approx a + bx + c x^2$$ 則同理,我們可觀察在 $x =0$ 處, $f(0) = a$ 且其一階導數 $f'(0) = b$ , 二階導數 $f''(0) = 2c$故事實上可寫 \[\begin{array}{l} f(x) \approx a + bx + c{x^2}\\  \Rightarrow f(x) \approx f\left( 0 \right) + f'\left( 0 \right)x + \frac{{f''\left( 0 \right)}}{2}{x^2} \end{array} \]上式稱為 $f(x)$ 的 $2$ 階 Taylor Expansion 接著我們再重複做一次上述近似,再者若此函數 三階導數存在 ,我們可將其表為三階多項式形式如下: $$f(x) \approx a + bx + c x^2 + d x^3 $$同理,觀察在 $x =0$ 處, $f(0) = a$ 且其一階導數 $f'(0) = b$ , 二階導數 $f''(0) = 2c$;三階導數 $f'''(0) = 3 \cdot 2 d$ 故事實上可寫